易倍策略

您所在的位置:易倍策略>新闻资讯

总觉得累、脸色差?可能是“气血不足”了!4个方法找回好状态!
发布日期:2025-10-13 09:04       作者:New Media       浏览:17.5万

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验:早上起床困难,工作时无精打采,稍微动一下就感觉疲惫不堪……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你可能正被“气血不足”这个问题所困扰。


气血不足的典型症状


气血不足的人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非常容易疲累,嗜睡,睡醒后仍然觉得昏昏沉沉。脸色萎黄、黯淡无光,嘴唇没有血色,头发干枯甚至大量脱发。


由于没有气血的滋养,容易手脚冰凉。如果气血不足的同时还有阴虚,就会表现为手脚心发热。而且,气血不足的人通常睡眠质量也不好,容易心慌心悸,稍微活动就会气喘吁吁。


女性气血不足还容易出现月经量少、颜色淡、经期推迟等。


现代人气血不足的六大根源


我们的气血并非凭空消失,而是被不良的生活习惯一点点“耗损”掉的。


01、长期熬夜


夜晚是身体造血、修复和充电的关键时期。长期熬夜(尤其是超过晚上11点不睡),相当于剥夺了身体生产气血的机会,是最耗伤气血的行为。


虚弱 病态 疲劳.jpg


02、思维“内耗”:过度劳心与压力


现代人工作压力大,思虑过重。中医认为“思虑伤脾”,而脾是“气血生化之源”。大脑长期高速运转,会大量消耗心脾气血,导致即使吃得很好,也无法有效转化为气血。


03、饮食“陷阱”:节食与寒凉


气血的原料来自食物。过度节食或饮食不均衡,等于切断了气血的供应线。冰淇淋、冷饮、寒凉水果会损伤脾胃的阳气。脾胃这个“气血工厂”一旦受凉,生产效率就会大打折扣。


04、习惯“杀手”:久坐与过度用眼


久坐使气的运行不畅(气滞),影响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。中医讲“肝开窍于目”,“久视伤血”。长时间盯着电脑、手机,会直接消耗宝贵的肝血。


办公.jpg


05、情绪“毒素”:长期抑郁与焦虑


情绪不畅会导致“肝气郁结”,气机堵滞,进而影响脾胃功能,形成“肝木克脾土”的格局,阻碍气血的生成。


06、特殊时期:女性经、孕、产、乳


女性因有月经、怀孕、生产、哺乳等生理过程,相较于男性更需要消耗大量的气血,若调养不当,极易导致气血亏虚。


日常调理气血四部曲


调理气血的核心在于 “开源节流”——减少不必要的消耗,并增加气血的生成。


1、食疗补养,夯实基础


脾胃是气血之源,吃对东西是关键。可以侧重摄入小米、山药、南瓜、红枣、牛肉、猪肝、鸭血、菠菜、黑木耳、桂圆、桑葚等健脾益气,补血养血的食物。减少生冷、寒凉、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

食物.jpg


日常可多食用五红汤补气血,取红枣、红豆、红皮花生、枸杞各一把,加适量红糖,共同熬汤。


2、起居有常,睡眠为王


不熬夜是最好的补药! 努力在晚上11点前进入睡眠状态。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,是养肝血、排毒的最佳时段,高质量的睡眠胜过任何补品。


3、适度运动,畅通气血


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瑜伽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。运动至身体微微发热、略有汗出即可,目的在于促进气血流通,切忌大汗淋漓,否则反而会“耗气”。


4、调摄情志,减少内耗


管理情绪就是节约气血。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,如听音乐、冥想、户外散步、与朋友聊天等,保持心情舒畅,让气机得以条达。


如果气血不足的症状严重,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,请务必及时就医,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理,切勿自行盲目进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