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易倍策略

    您所在的位置:易倍策略>新闻资讯

    秋季血压总波动?3个原因+4个稳压招,特定人群更要注意!
    发布日期:2025-10-24 10:43       作者:New Media       浏览:16.0万

    入秋后,不少人发现血压开始“闹小脾气”——忽高忽低不说,还可能有头晕、头沉的不适感。其实这是血压对秋季气候变化的自然反应;想要让血压稳定,需要注意好四件小事,尤其是几类特殊人群,更得提前实行防护,别让血压波动影响秋季状态。


    秋天血压为什么容易乱?


    01温差大,血管“一缩一扩”:


    早晚冷、中午暖,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,血压容易升高;中午回暖,血管舒张,血压又可能下降。


    02空气干,血液变稠:


    秋天水分流失快,喝水少了,血液变稠,心脏得“更用力”泵血,血压自然往上走。


    03作息乱,激素失衡:


    “秋乏”让人爱补觉,作息一乱,调节血压的激素分泌失衡,血压也会跟着不稳。


    4个稳压小技巧,简单好操作


    早晚勤测血压:


    早上醒来先躺5分钟再去测,晚上睡前1小时记得测,数值超140/90mmH要注意,及时找医生。


    640.png


    穿衣“洋葱层”:


    里面薄秋衣、中间针织衫、外面防风外套,冷穿热脱,避免血管受温差刺激。


    少量多次喝水:


    每天喝够7-8杯温白开水,尤其是这几个时间点——早上醒后、上午10点、下午3点,及时喝上一杯温开水,别等渴了再喝。


    温和运动别贪早:


    尽量别早于6点运动,选择散步、打太极等温和运动,每次30分钟,避免剧烈运动让血压飙升。


    这3类人群,秋季稳压要“加把劲”


    1.高血压患者:不要擅自减药!


    秋天血压波动大,有些患者觉得血压暂时正常就停药,容易导致血压反弹。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偏高,先咨询医生,再调整用药方案,同时随身带好降压药,避免突发情况。


    2.老年人:起床别“猛坐猛站”!


   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,早上醒来后,先躺3分钟,再慢慢坐起来,等1分钟后再下床,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;出门时除了“洋葱式穿衣”,还可以戴个帽子、围巾,保护头部和颈部不受凉。


    微信图片_20251024105042_54_4093.png



    3.糖尿病患者:控糖同时盯血压!


   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管病变,秋季血压波动会加重血管负担。除了按要求测血糖,每天也要测1-2次血压,饮食上别因为“贴秋膘” 吃太多高油高盐食物,保持清淡、低糖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