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倍策略

您所在的位置:易倍策略>新闻资讯

秋冬交替,用好这3个食疗进补方,补气血不上火,让你从头暖到脚
发布日期:2025-10-30 10:27       作者:New Media       浏览:5.7万

霜降之后立冬之前的这15天是秋冬交替的时节,这段时间气温波动明显,干燥与寒冷并存。受气候变化影响,人们在这一时间段内容易有口燥咽干、皮肤干燥、易疲劳、便秘等“秋燥”表现。


秋冬交替进补三原则


▶一宜平补


秋冬季节又冷又干,如果为了缓解干燥,用过分寒凉之物调理,寒凉之物就会与寒冷气候一起损伤人体脾胃。而如果为缓解寒冷,用过于温燥之品滋补,又会与干燥的空气一起加剧人体阴虚症状。


因此,秋冬进补第一原则是平补,不要用大温大热或过于寒凉之物,进补宜选用性质平和的食物或药材。


中医药.jpg


▶二宜健脾胃


在经过夏天湿、热、寒(冷饮等)的困扰之后人体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,又面临寒燥邪气。所以,在秋冬交替的时节调养脾胃是很重要的,只有脾胃健运,才能保证补品充分吸收,达到理想效果。身体存在很大亏损的人,大多脾胃都不好,因此高明的中医在进行调养时第一时间就是健运脾胃。


▶三宜滋阴润燥


霜降后空气更加干燥,需防秋燥伤阴,在进补的同时注意滋阴润肺,防止燥邪伤肺。


这三大原则相辅相成,共同构成了秋冬交替时节的进补指南。遵循这些原则,可以达到“引补”的效果,为身体适应严寒冬季实行充分准备。


推荐3个食疗方



01、山药芡实粥


材料:鲜山药100克、芡实30克、粳米50克、红枣3颗。


山药.jpg


做法:芡实浸泡2小时,山药去皮切块,红枣去核,所有材料放入锅中,加水煮粥食用即可。


山药芡实粥性质平和,适合脾虚腹泻、腰膝酸软、夜尿频多者。山药性平味甘,不燥不寒,能同时补益脾、肺、肾三脏,既能补先天之精,又能补后天之气。芡实健脾固肾,粳米养胃气,红枣补气血。此食疗方平和中偏滋补,便秘腹胀者应少食。


02、党参乌鸡汤


材料:党参15克、乌鸡半只、鲜山药一段、枸杞10克、姜片适量。


做法:乌鸡焯水后与洗净的党参、山药、姜片一同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的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—1.5小时。出锅前10分钟放入枸杞和适量盐即可。


乌鸡汤.jpg


党参乌鸡汤补气血的同时滋阴润燥,尤其适合气血两亏者秋冬进补。非常适合有气短乏力、手脚冰凉、面色苍白、脾胃虚弱等表现者。感冒发热、腹胀积滞者不宜食用。


03、石斛清肺汤


材料:铁皮石斛10克(或鲜条2根)、麦冬15克、猪瘦肉200克、生姜2片。


做法:猪瘦肉切块焯水。石斛、麦冬洗净。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,加适量清水,隔水慢炖1.5-2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

铁皮石斛汤中石斛、麦冬都有滋阴润燥的功能,非常适合口燥咽干、便秘者用来去“秋燥”。体质虚寒、大便溏泄者食用后可加重腹泻。


如果没有时间做食疗汤,又存在大便干燥、腰酸耳鸣、虚劳咳嗽等阴虚气弱的症状,可以服用人参固本口服液。人参固本口服液可滋阴益气、固本培元,阴虚气弱、金水不足、血虚精亏的人在秋冬季节用来缓解秋燥尤为合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