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    您所在的位置:易倍策略>新闻资讯
冷空气突袭,今年的暖气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。当我们迫不及待地沉浸在“温暖如春”的室内时,殊不知,鼻子干燥、喉咙发痒、皮肤紧绷、昏昏欲睡……这些被称为“暖气病”的健康小麻烦可能正悄悄找上门。
暖气正在“偷走”你身体的水分
供暖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湿度骤降,这种“掠夺性”的干燥环境,是我们健康的头号对手:
呼吸道变“脆”:
干燥的空气会带走鼻腔和咽喉黏膜的水分,削弱了这道天然防线的防御能力。这不仅会让你感到口干舌燥,还更容易被感冒病毒趁虚而入,甚至引发鼻出血。
皮肤开启“沙漠模式”:
身体最大的器官——皮肤,在暖气房里会大量失水,导致紧绷、瘙痒、脱屑,对于敏感人群,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。

【补水行动指南】
环境加湿是根本:赶紧把加湿器安排上!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%-60%之间最为舒适。如果没有加湿器,几个小妙招也能救急:在暖气片上搭几条湿毛巾,或在房间里放一盆清水。
内补水分是关键:请务必养成主动喝温水的习惯,而不是等到口渴才喝。由内而外的滋润,才是抵御干燥的根本。
给皮肤穿上“隐形外套”:洗完澡后趁皮肤毛孔张开,及时涂抹身体乳和护手霜,牢牢锁住水分。
警惕“冰火两重天”!
从温暖的室内突然步入寒冷的室外,这瞬间的二三十度温差,对心脑血管来说无疑是一次“猛击”。血管会急剧收缩,导致血压飙升,对于中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,这是非常危险的时刻。
【温差缓冲指南】
设置“温度过渡区”:出门前,先在楼道或门厅等相对凉爽的地方站几分钟,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,然后再全副武装进入寒冷环境。

牢记“起床三慢”:早晨醒来,不要猛地起身。先在床上躺一分钟,然后在床边坐一分钟,最后双腿下垂坐一分钟,给血管足够的适应时间,避免意外发生。
给房间“透透气”:每天选择阳光好的时段,开窗通风15-20分钟。这不仅能换入新鲜空气,还能适当平衡室内外温差,减少对身体的冲击。
暖气片,还是灰尘和过敏原的“加速器”?
你有没有注意到,暖气一开,房间里的“味道”都变了?这是因为热量会使积攒在暖气片上的灰尘、螨虫尸体、霉菌孢子等过敏原在空气中加速流动,更容易被我们吸入。
【清洁呼吸指南】
给暖气片“洗个澡”:供暖前或供暖中,定期用湿抹布彻底清洁暖气片的缝隙和表面,从源头上减少污染。
勤洗勤换家居织物:地毯、窗帘和沙发套是灰尘的“大本营”,在供暖季应更加频繁地清洗和晾晒。
 
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